教師管理素養(yǎng)提升的閱讀策略
http://m.ainooo.com2025年07月10日 09:34教育裝備網(wǎng)
說起管理,一些教師可能會覺得這只是管理者的事情。其實不然,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學科教學任務和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,需要管理課堂秩序、協(xié)調學生關系、營造學習氛圍、組織教學活動、分配教育資源、進行家校溝通……幾乎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,都離不開管理素養(yǎng)的支撐,學習管理知識已經(jīng)成為現(xiàn)代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教育管理的復雜性體現(xiàn)在多個層面。教育目標具有多元性,要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還要關注學生當下發(fā)展,培育核心素養(yǎng);管理對象較為復雜,教師需要協(xié)調學生、家長、同事等多方關系,而各方對教育的需求、期望及參與熱情差異較大;管理過程具有動態(tài)性,需根據(jù)教育環(huán)境、課改政策等變化適時調整管理策略;管理系統(tǒng)具有整體性,涉及的課程、教學、學生等多個子系統(tǒng)相互關聯(lián)、相互影響,需要整體規(guī)劃協(xié)調。
當前,教師在研究教材、備課上課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,但對教育管理的關注較少,往往憑借經(jīng)驗進行管理,缺乏科學方法。要改變這一現(xiàn)狀,專題培訓必不可少,但更重要的是激發(fā)教師的內驅力,讓他們主動閱讀管理類書籍。閱讀這類書籍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管理能力,還能培養(yǎng)教師的領導力、決策力和執(zhí)行力等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。
該從哪些教育管理類書籍入手呢?最好以教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。問題是學習的起點和閱讀的動力,書籍中那些針對教師困惑的破解策略,容易讓教師產(chǎn)生共鳴,有助于教師保持閱讀興趣、養(yǎng)成良好的閱讀習慣。當教師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,則可以進一步構建閱讀框架,完善教育管理方面的閱讀體系,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。
那么,怎樣閱讀能產(chǎn)生較高的效能呢?
一是加入共讀。教師們遇到的共性問題適合組建讀書會,通過共讀來解決。而個性化問題其實也適合共讀來破解,因為一個人的問題或許正是其他教師的管理亮點,通過交流學習互通有無,再結合管理類書籍找到理論支點,有助于管理能力的躍升。
二是選對方法。聚焦某一特定主題,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專注閱讀,從不同視角多維度思考,效果更佳。比如,針對班級管理,萬瑋的《班主任兵法》從一線班主任的視角分享了班級管理中的實用技巧和方法,魏書生的《班主任工作漫談》是他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經(jīng)驗總結,張萬祥的《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》結合實際案例探討了班級管理中的心理策略和方法。圍繞班級管理話題,每本書的切入角度以及剖析問題的方法獨特,有助于教師通過閱讀學習形成這一主題完整的知識體系。
三是聯(lián)系實際。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,建立“理論—工具—應用”轉化機制。簡單地說,讀完一本管理類著作,首先要把握理論要點,構建適合自身教育管理要求的理論框架;其次,以此理論框架為基礎,開發(fā)有助于提升管理能力的教學設計模板、學生評價工具、班級管理手冊等;最后,將梳理總結的理論框架和設計的各類工具應用到日常教育管理中,通過實踐驗證理論的有效性,優(yōu)化管理方法。
四是接入寫作。讀書不能泛泛而讀,教師要梳理和總結閱讀內容,加深理解記憶,貴在形成自己對某一問題獨特的思考和認識,這就需要加強隨感、閱讀體會等文本寫作。建立個人管理案例庫也是鞏固閱讀效果的好方法。教師可以將工作中的管理案例記錄下來,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,通過積累逐漸形成自己的管理智慧。
當然,教師還要將閱讀管理類書籍作為專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組成部分,制訂長期的閱讀計劃,并持續(xù)關注前沿知識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管理素養(yǎng)。
。ㄗ髡呦堤丶壗處煛⑸虾J薪逃荚囋焊痹洪L、中國教育報201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