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出“假錄取”背后的真問題
http://m.ainooo.com2020年09月29日 13:41教育裝備網(wǎng)
孩子小升初上學的事情,折騰了西安學生家長李女士一個夏天:花了16.5萬元托人找關系,沒想到一次次失望過后,還收到了一份假的錄取通知書。9月22日,李女士前往當?shù)靥A路派出所報警,并做了筆錄。(上游新聞9月23日)
花16.5萬元托人找關系,其間不僅遭遇多次推諉敷衍,最后還收到了張假錄取通知,西安這位李女士的尷尬遭遇在輿論場引發(fā)熱議,雖有人表示同情,但其投機取巧走捷徑的做法也遭到了眾多批評,有網(wǎng)民認為她的行為破壞了入學的公平性。
李女士妄圖花錢通過“能人”把孩子送進名校的行為讓人不敢茍同,但現(xiàn)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在有些地方依然存在。在不少地方名校資源有限而人人都想把孩子送進名校的供需矛盾中,廣大家長可謂大費苦心,找“能人”、托關系,種種手段不一而足。很多人被騙最后“人財兩空”,像李女士這樣盡管孩子沒能進名校,但托人找關系花的錢如數(shù)奉還,已屬不幸中的萬幸。
目前,警方已介入調(diào)查,最終處理結果仍需拭目以待,可此案留下的諸多警示,卻有必要從此刻開始就加以重視。當務之急就是要查清所謂“能人”是否真正能收錢辦成事,還是只是借機騙財。李女士之所以放心向這位“能人”轉賬16.5萬元,是因為“聽說此人曾經(jīng)成功幫人辦理過入學的事”,此說是否屬實?“花16.5萬收假錄取通知”會否只是“能人”的偶爾翻車?查清這些問題,有助于徹查當?shù)卦诹x務教育學校入學工作方面是否存在可人為暗箱操作的空間與先例,這對于維護教育公平至關重要。
這位收錢辦事的“能人”大概率會受到相應懲處,但對于花錢托人找關系的李女士顯然也不能就一筆帶過。雖然可憐天下父母心,但其行為對于教育公平、正常入學機制都是一種破壞,“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”,對于此類行為如果不給予一定的懲戒,那還會有更多人選擇找關系、走后門,只有讓買賣雙方都付出代價,這樣的灰色生意才能逐漸失去生存空間。
在嚴查嚴打花錢托人找關系、走后門亂象的同時,也應該反思亂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。為何一些家長熱衷于花錢、找關系,即便冒著可能被騙的風險也要把孩子送進所謂的名校呢?說明一些地方的教育發(fā)展還是存在不均衡問題,當?shù)貎?yōu)質教育資源依然較為緊缺。
“所所都是名!钡哪繕硕唐趦(nèi)還較難實現(xiàn),教育均衡發(fā)展、優(yōu)質教育資源培育也需要較長時間,但保障教育公平、不斷提升教育質量,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優(yōu)質教育資源的整體目標卻需要持續(xù)發(fā)力。當下,一些地方熱衷于舉全力興辦幾所名校,這對于打造地方教育品牌、形象當然有一定好處,但虹吸效應卻可能讓其他學校的發(fā)展受阻,而且會進一步激發(fā)擇校熱,滋生種種亂象,最終當?shù)氐恼w教育質量也會大打折扣。如何處理好名校與普通學校之間的發(fā)展關系,最終實現(xiàn)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,更加考驗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智慧與擔當。
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劃片就近入學是當下最公平的入學方式,在“所所都是名!蹦繕松形磳崿F(xiàn)前,必須通過搖號入學、強化監(jiān)管等方式把這一機制的公平性、有效性維持好,別讓所謂的關系、“能人”、金錢腐蝕了來之不易、彌足珍貴的公平。只有讓“花16.5萬收假錄取通知”這類鬧劇中的“買賣雙方”都得到應有的懲處,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(fā)生,進而為教育公平在各層面的實現(xiàn)創(chuàng)造更好的外部環(huán)境。
(作者系媒體評論員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