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用懲戒的教育更值得喝彩
http://m.ainooo.com2019年12月02日 09:30教育裝備網
本周最受關注的話題,恐怕非“教育懲戒”莫屬。
日前,教育部就《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(guī)則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。其中明確,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,教育行政部門、學校應當支持教師正當行使教育懲戒權,制止有害于學生或者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言行。同時,還對教育懲戒的實施原則、適用情形以及教育懲戒的方式作出規(guī)定。
懲戒歷來是教育的一部分,都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,沒有懲戒其實也難稱完整的教育。懲戒,在學校是為了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,在家庭是為了幫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。有了正確的懲戒理念、適當的懲戒手段和恰當的懲戒時機,孩子進入社會后才不至于貿然觸碰法律法規(guī),違反公序良俗。
但也要看到,懲戒從來都只是手段,而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。那些抱著單純以懲戒來打壓孩子的想法或做法,到頭來往往會碰壁。小到學校規(guī)定,大到家庭教養(yǎng),莫不如此。以學生帶手機為例,一些學校出臺罰站、跑圈等規(guī)定,也有學校采取當眾摔壞或以罰代管等做法,如西安市天臺路一所封閉式補習學校就規(guī)定,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罰款1000元。如此懲戒效果暫且不論,形式上就有不妥。有律師表示,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并無執(zhí)法權,無權對學生進行搜身檢查,更無權對違規(guī)學生罰款。
另一種以嚴厲懲戒來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做法,其實也是有問題的。據《揚子晚報》報道,近日,成都嘉年華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被指招收“不良學生”并對其進行虐待。此前有報道稱,該中心打著“拯救孩子”“拯救家庭”“矯正問題少年”的旗號,以學生管學生,以問題少年迫害問題少年。在學生們的講述中,嘉年華是一個等級森嚴、異化人性的矯治體系,包括存在極限體能、體罰、暴力以及諂媚、舉報等行為。盡管有關部門稱,該輔導中心在今年7月已被責令停止一切教學活動,但如此違反教育規(guī)律的做法本不該存在。
從現實來看,當孩子犯錯時,適當予以懲戒,幫助孩子認識到問題所在,并鼓勵其積極向上,即懲戒與引導相結合,更能真正塑造積極向上的習性。若懲戒方式、尺度、時機不當,或濫用懲戒,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,乃至留下深深的恐懼感,無疑走向了懲戒的反面,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,很多時候還會適得其反。這就給教育者提出一個很嚴肅的命題,即懲戒必須適當適度適時,必須與正面引導一并使用。如果有可能,要盡可能超越懲戒,以更多的關心與支持、尊重與理解來面對成長中的孩子,多運用心理學上的南風效應和羅森塔爾效應,放大孩子心中的善念,激發(fā)其成長動力,使其循著內心的目標與夢想一點點成長。
教育歷來不乏挑戰(zhàn),且難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大。透過近期的媒體報道,會發(fā)現那些負面教育輿情相對而言多與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有關。站在個人發(fā)展的角度,此種情況實際上有一定的必然性,因為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期,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也是試錯的過程。此時尤其需要教育者反思自身,尊重教育規(guī)律和孩子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,一方面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,給他們一個傾訴的渠道;另一方面做好教育引導,使之將巨大的青春能量轉變?yōu)橄蛏仙L的動力。
很多時候,孩子在學校與同學關系緊張,在家里與父母產生沖突,有著這樣那樣的行為問題,始于自身不被理解,情感無處宣泄。當與他人的溝通渠道不暢,孩子便會像電影《少年的你》中所描述的那樣,選擇極端路徑,青春年華因此變得灰暗而慘烈。而讓孩子順利走過青春期,適當運用懲戒,或者少用懲戒,多和孩子站在一起,共同面對成長中的困境與問題,他們的心態(tài)也許與奉懲戒為圭臬的環(huán)境場域有著本質不同。
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和孩子共同面對逆境,在攜手同行的過程中,不管是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,都會煥發(fā)新生,對自己、對教育和對人生有新的感悟。美國心理學家布萊恩·利托說過,“每個人都至少有三個自我,一個是由基因決定的,一個是在環(huán)境與文化影響下的,還有一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與價值所定義的。而最后一個,才是最重要的、完全屬于自己的自我!碑敽⒆诱业阶晕遥业饺松繕,立志成為一個優(yōu)秀的為夢想而拼搏的人,教育才是成功的,這樣的教育也更值得喝彩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