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“三案導學”提升教學教研質量
http://m.ainooo.com2021年12月22日 09:53教育裝備網
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北大街小學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關于落實推進“雙減”工作的號召,將做好“五項管理”作為減負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減負工作的核心,教學改革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。因此,在“雙減”工作落實過程中,北大街小學在綜合全國各地教學改革的基礎上,實施了基于“三案導學”的“四同課堂”教學及教研改革活動。
“三案導學”堅持以生為本、以學為主、先學后導、以學定教。概括地講,一是以生為本。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,沒有學生的自學活動,就沒有現(xiàn)代意義的教學。二是以學為主。教是為了不教,多學少教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,沒有學生有效的學習,即使教師教得再精彩,也不是高效課堂。三是先學后導。在教師未教之前,學生先行學習,可以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的主動性、獨立性,能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究問題,也能使學生產生獨特的學習體驗,還能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先學后導,就是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(fā),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教學。四是以學定教。教的本質在于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,教是為了學。以學定教,就是教必須從學出發(fā)。
在預學環(huán)節(jié),由教師提前設計預學單,供學生獨立學習。根據預學單,學生或者復習以往的學習內容,或者提前學習本教學任務的部分或全部內容,或者進行前置性研究。在教師引導下,學生進行合作學習,充分利用學習活動單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討,學習形式多為小組合作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學習結果的展示,小組間或小組內學生進行互評。利用完成拓學單,形成對學習目標的整理、鞏固、提升。
整個學習過程注重學生過程性體驗,關注學生的態(tài)度、情感、能力、責任心、合作精神,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、引導者、評價者,不再滿堂灌,同時營造了寬松、和諧、開放的師生關系。學生是學習的主角,不再是被動地聽、記。全過程始終把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放在首位,讓學生充分動腦、動手、動口。北大街小學每月開展一次同年級同學科基于“三案導學”的“四同課堂”教學改革活動,全校教師全覆蓋、學科全覆蓋。
“四同課堂”是指根據學生實際,利用現(xiàn)有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點。教研組內執(zhí)教相同教材的同一內容,同備一堂課、同上一堂課、同評一堂課、同反思一堂課,改善教學行為,形成對教材、教學對象、教學方法的精準解讀和實施,專業(yè)引領、同伴互助,為減負增效奠定堅實的基礎。“同備課”就是參加活動的教師,選定同一教材的同一內容,共同進行備課,共同研討,集思廣益,相互學習,形成一份共同的教案。“同上課”就是參與活動的教師,針對同一個教學內容,執(zhí)教同一個年級。教師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,其理論素養(yǎng)、教學經驗、教學技能和教學對象也各不相同。這樣一定會帶來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效果,也會有不同的精彩。這樣也產生了教學研討的素材和問題,從而互相學習,共同提高!巴此肌本褪敲恳晃皇谡n教師針對所授課的教材、教學目的、教學對象、設計意圖及教學活動進行說課。通過互動、溝通、分享、彼此發(fā)現(xiàn)、彼此接納、彼此欣賞,促進教師間的交流,推動學校在教育、教學研究領域的發(fā)展!巴u課”就是所有參加活動的教師共同進行評課議課,互相學習,共同成長。
基于“三案導學”的“四同課堂”教學及教研改革活動,有效推進了課堂教學改革,促進了教學手段更新,最終形成高效課堂,減輕了學生負擔。
(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語文教學專委會委員、青海省西寧市北大街小學校長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