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欺凌,學校要主動積極作為
http://m.ainooo.com2019年08月29日 09:08教育裝備網
秋季開學將至,為做好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,切實保障學生安全,維護校園安寧,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(fā)布2019年第5號預警,提醒地方各級政府、有關部門、學校、家長要嚴格落實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要求,群策群力,切實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、最安全的地方。
學校是治理校園欺凌的重鎮(zhèn),這是因為學校往往比其他部門擁有更加專業(yè)且便利的教育資源,也是由于學校教職員工與學生相處時間較長,更容易接觸學生“社會性”的一面。縱觀包括澳大利亞、英國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的立法或政策,學校都是治理校園欺凌的重鎮(zhèn)。我國也應發(fā)揮學校在治理校園欺凌方面的先鋒作用。
防治校園欺凌應該全面拓寬校園欺凌的反映渠道。目前,我國各省市縣區(qū)都沒有統一的校園欺凌舉報電話,設立舉報電話、信箱、電子郵箱的學校也很少。這樣的結果是,有的學生受到欺凌或者知悉欺凌行為后,即使想舉報也很困難,必然增加了發(fā)現欺凌的難度。對此,我們應當廣泛地設置以校園為載體的欺凌投訴信箱、電話,從而讓受欺凌的學生及其他發(fā)現者得以及時檢舉。學校也應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優(yōu)勢,建立學校防治校園欺凌的專門網站,一方面接受相關人員的投訴,另一方面進行反校園欺凌的宣傳,培育學生及家長勇敢應對校園欺凌的意識。同時,學校不應被動地等待學生或他人進行投訴,可嘗試一些及時發(fā)現校園欺凌苗頭的做法,比如每年分兩次向學生們發(fā)放校園欺凌調查表等。
開展促進學生自我發(fā)展的各類教育活動也是防治校園欺凌的重要手段。目前,各地學校將法治教育、隊團活動與反欺凌教育相結合的做法還不普遍,導致學校把反欺凌教育當做一項專門任務來完成,往往是一陣風過后就結束了,這樣的情況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、持續(xù)性的反欺凌教育。對此,學校應當在宏觀層面上更新教育理念,培養(yǎng)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其一,學校應當開展多元文化教育,讓學生知道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合理的、應當受到尊重的,一些語言欺凌體現的正是學生們多元價值的缺乏。其二,學校應長期開展有關人際交往的教育活動,許多證據都表明,欺凌的受害者都是那些不擅交際、害羞或缺乏自信的人,研究表明越是善于交朋友,受到欺凌的可能性越低。其三,學校還應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,培育學生樹立法治觀念與規(guī)則意識,講授侵權責任法、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刑法中關于人身財產權益的內容,促使學生們在遭遇欺凌后勇于并善于維護自己的權利。
我國目前的許多中小學尚未在校內設立常設的應對校園欺凌小組,這導致了實踐中學校應對校園欺凌的倉促性與滯后性。對此,借鑒日本、韓國等治理經驗,中小學應當建立常設的校園欺凌應對小組,并明確針對個案的具體步驟。此外,明確針對欺凌者的校內紀律處分并予以落實,也是防治校園欺凌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防治校園欺凌,還應該宣傳和落實“保護處分”“強制親職教育”措施,F在對于未成年人的欺凌行為,缺乏嚴厲的處分措施,導致許多未成年人有恃無恐。這樣顯然不利于對欺凌者進行有效威懾。近年來,我們已經探索了較為有效的措施就是“保護處分”措施,主要針對欺凌行為比較嚴重的欺凌者實施。據報道,2018年,上海市嘉定區(qū)人民檢察院處理幾名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欺凌者時,啟用了該制度:“將他們安置在專門學校,委托青少年社工開展行為矯治、心理疏導和觀護幫教。并且對其家長因監(jiān)管不力而啟用強制親職教育!睂W校應當了解這些措施,并且讓學生、家長了解這些措施,讓他們認識到校園欺凌的危害性、嚴重后果以及強制性責任。這對于有效預防欺凌,也有積極意義。
誠然,行政與司法部門、家庭、社會組織等都是校園欺凌防治的重要主體,但是學校仍然是防治校園欺凌的核心場域,只有發(fā)揮好學校這個核心場域作用,才能實現有效治理欺凌,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、最安全的地方的目標。
(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